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,人们一方面体验着“不出门便知天下事”的快捷,另一方面却被虚拟的空间里纷繁复杂的信息凌乱着视听。网络爱心捐款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,9月1日即将施行的《慈善法》成为爱心民众的心灵寄托。
《慈善法》诞生,公益迎来“有法可依”新时代
今年3月16日,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表决高票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(以下简称《慈善法》)。《慈善法》的出台,正是为慈善组织、志愿者、捐赠人提供了一个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的绿色保障,也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开启了从无法可依转变为有法可依的新局面。
在备受关注的网络众筹平台这一方面,《慈善法》第二十三条规定: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,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。同时,禁止没有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和组织开展公开募捐。
民政部公示13家平台,互联网募捐更加有序
民政部贯彻《慈善法》规定,在传统公益基金会的基础之上,开放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资质评选,引入更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互联网平台。8月22日,经过细致审核和筛选,民政部公示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结果,腾讯公益、淘宝网、蚂蚁金服公益平台、轻松筹等13家入围。民政部这一举措是对传统公益事业的补充,能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尽快得到救助。这些在互联网行业、公益慈善等领域颇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平台的加入,将推动慈善公益事业进入欣欣向荣发展的新阶段。
轻松筹助力大病信息发布,引领社会向善
轻松筹定位为基于社交的众筹平台,大病救助作为其中广受关注的众筹项目,能够及时有效的帮助身患大病、生命垂危的人。在医疗保险、商业保险还未跟上的情况下,患者可以在轻松筹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,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、社群等,通过亲朋好友的转发筹集资金获得帮助,在当今的社会现状下,这种方式显然能够更快捷的解决很多现实问题。
轻松筹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便利的同时,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来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支持者的爱心。轻松筹要求求助人提供并公开真实的个人信息,包括身份证、户口本、公立医院病例和诊断证明、患者治疗中的生活照、患病前后生活照对比等,确保项目真实可信。轻松筹目前有100人左右的审核团队,包括30名后台审核人员和70名电话客服人员,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人工审核,包括身份验证、病情验证、善款使用方验证等,使捐赠者安心、放心,不让爱心蒙尘。
我们都向往人人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,《慈善法》的出台、民政部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遴选,都是为了规范了全社会的慈善行为,这标志着我国在逐步进入“依法治善”的时代,慈善事业在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。轻松筹作为入选的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一,致力于打造个人救助信息发布平台,将辅助发挥更大的作用,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实际帮助,继续引领全社会向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