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养生捧红“AI赛博华佗”,“老中医”竟在手机里坐诊
来源:IT时报 日期:2025/5/2 22:18:37 浏览次数: 我要收藏
年轻人养生捧红“AI赛博华佗”,“老中医”竟在手机里坐诊普通人的“移动养生馆” 基层医生的“孪生华佗”
作者/ IT时报记者 孙妍
编辑/ 潘少颖
近来,《IT时报》记者多次在医疗器械、AI大模型展会逛展时被震撼到,只要和中医、中式养生相关的大模型、智能设备展台,都会排满长龙。李彦宏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,跟AI打起了太极;支付宝“碰一下”推出的主流应用场景有AI看舌苔、AI评测脱发严重程度等。
有朋友吐槽,她妈妈因为迷上了短视频里自称为“中医几代传人”的课程,每天抄笔记抄到半夜,还得了轻度白内障。“与其跟着短视频里不知名的专家买保健品,不如找几个专业AI实时解答他们的疑问。”她迫切地需要大模型来教父母正经的中医养生知识。
这届年轻人也掀起了“中医养生热”。室友们的睡前活动是艾灸、中药泡脚;大学生们去西安就是为了喝一杯枸杞拿铁,吃一个茯苓冰淇淋,把《本草纲目》吃成下午茶。更硬核的养生方式是用AI,装上中医大模型的手机成了年轻人的“赛博华佗”,通过AI了解体质,跟着AI养生建议调整饮食和睡眠,解决脱发、失眠、颈椎疼痛等。
没时间去医院排队看中医,没渠道学习个性化的食疗养生方法,这些痛点能不能被AI解决?《IT时报》记者评测了多款AI大模型,不论是老年人的中医养生“宝典”,还是年轻人的“赛博华佗”,都得靠谱才行,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。
评测一:脱发 AI的建议犹如醍醐灌顶
“我最近脱发严重,每次洗头都会掉下一大堆。”当记者在任度·素问中医大模型输入不太专业的脱发症状描述后,它会一步步引导描述更多症状,比如性别、年龄、脱发持续时长,以及是否伴随头昏、口干、腰酸、失眠等症状。
回答完第一轮问题后,素问会初步分析脱发原因,给出初步调理建议以及需要补充的辨证信息,包括舌象、脉象、月经情况和其他症状。
回答完第二轮问题后,素问会给出辨证依据、治疗原则、生活与饮食调理,以及需要进一步确认的信息。
补充完第三轮症状信息后,素问会给出优化后的结果,包括健脾湿肾、益气生血的方法,最后是结合当下节气的调理要点,比如现在要喝薏米红豆粥等健脾祛湿的食物,晨起饮用生姜红枣茶驱寒,避免吃西瓜、冰饮等。起居上,保证22:00前入睡,9:00—11:00进行散步、揉腹等温和运动,还要佩戴护腰,避免久坐。护发上,要用指腹按摩头皮5分钟,避免使用吹风机高温档,选择宽齿梳等。
看完AI建议后,记者犹如醍醐灌顶,发现自己有很多不当行为,比如喜欢吃生冷、过甜的食物,夏天离不开西瓜,喜欢用吹风机最高温快速吹干长发等,更无法避免久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