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期:2025/4/17 17:58:42 浏览次数: 我要收藏
上海车展·观察|新能源、多元化成为发展关键时隔两年,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如期而至。本届车展以“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”为主题展开,参展企业国别相较上届车展范围更广,展览规模和展出面积创下新高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、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新老品牌的交替,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
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。数据显示,我国在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.2万辆和3143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.7%和4.5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.8万辆和1286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4.4%和35.5%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.9%,较2023年提高9.3个百分点。
今年以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,根据乘联分会数据,今年1—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由41.5%提升至51.1%,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。
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攀升,是技术创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。当下,随着消费者对续航里程、充电效率等方面的期待日益提升,有关电池技术的创新竞赛正式展开。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迭代,拥有能量密度高、充电速度快和安全性好等优势,因此其获得了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青睐。以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为例,其在2023年推出的半固态电池比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%,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。车企方面,长安汽车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,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,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,能量密度有望达到400Wh/kg。上汽集团也表示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,首款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落地。此外,东风、丰田等多家车企计划今年小规模量产。随着动力电池领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,将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。
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支撑,充电设施的建设、充电速度的提升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截至今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374.9万台,公共充电桩390万台,广东、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覆盖率超90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