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用电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入夏以来,河北多地出现了“40℃+”的持续高温天气,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使用频率因而大增,家电维修需求也随之显著增加。
然而记者调查发现,在家电维修过程中,不少消费者遭遇过维修难题,如维修价格不透明、维修质量难保证、行业标准规范不完善等。
家电维修行业存在哪些问题?如何让消费者维修家电更省心?就此,记者进行了调查。
维修“刺客”:家电维修价格贵、陷阱多
入夏以来,河北多地出现了“40℃+”的持续高温天气。
受高温天气影响,以空调维修为代表的家电维修需求明显增长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增多的家电维修纠纷——许多消费者反映家电维修价格贵、收费不透明,甚至将其比喻为维修“刺客”。
前几天,家住石家庄市裕华区的孙晓萌就遭遇了上述经历。7月6日一早,孙晓萌发现家里卧室空调突然不制冷了,由于天气炎热,孙晓萌来不及等待第二天才能上门的官方售后人员,选择从某互联网平台预约了一位当天中午即可上门的维修人员。
“维修人员上门进行简单检查后,说空调里的电路板坏了,换一个要800元左右。这个价格让我难以接受,这空调买来才花了不到2000元,没想到修个空调这么贵。”孙晓萌表示。
“想赶紧把空调修好,又觉得价格太高。但不及时修的话家里人太受罪,还要白白支付60元上门费。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孙晓萌最终同意了对方600元的报价。
虽然便宜了200元,孙晓萌却高兴不起来——事后她在网上查询得知,更换空调电路板通常只需300元左右。
“空调维修‘水太深了’,普通百姓又不懂,很容易被坑。”孙晓萌无奈地说。
事实上,在家电维修过程中,许多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的遭遇。
央视《新闻1+1》栏目此前公布的《你有没有在家电维修时遇到过“坑”?》调查显示,有11%的人表示碰到过“李鬼”维修商,32%的人表示碰到过虚构故障、过度维修的维修商,还有51%的人表示碰到过收费过高或缺少配件的维修商,而只有6%的人表示没有碰到过这类问题。记者梳理中国消费者协会、河北省消费者协会以往投诉数据也发现,家电维修投诉一直是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。
在消费者反映的相关问题中,一个较为集中的问题是网上报价和实收价格相差悬殊。
家住保定市区的袁大姐,对此就深有体会。“大概一个多月前,天儿刚开始热,我打开空调后发现可以正常运行、出风,但风却一点儿不凉。”袁大姐告诉记者。
通过咨询朋友以及网上搜索,袁大姐判断可能是空调缺氟。于是,她电话联系了在小区楼道里张贴广告的家电维修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