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> 直销网 > 最新新闻 >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

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 日期:2025/3/26 21:38:39 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要收藏

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
北京晚报·五色土 | 作者 岳 强
绿荫院落始建于清朝
齐白石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北京四合院,盛夏时节,绿树浓荫,枝叶婆娑。寂静的庭院里,由外向内依次分布着一株海棠、一株石榴、两株玉兰和两株月季,满地树影斑驳。庭院中央矗立着齐白石先生的全身塑像,他手拄拐杖,站在玉兰树翠绿的枝叶间,神情专注地遥望远方。那里是魂牵梦萦的家乡?还是绘画艺术的灵境?
故居院中有齐白石的雕像摄影:岳强
据说,这座单体四合院修建于清代中晚期,是内务府一位总管大臣的私人宅院,原来规模宏大,13号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由于施工时盗用了皇宫的建筑材料,建筑规格又严重超标,被同僚参劾。后来,宅院不得不分割出售。于是,这里成为一座独立四合院。新中国成立后,文化部购买了这座院落,作为齐白石先生的住所。但由于齐白石留恋位于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的旧居,在这里居住不久,便又迁回西城。齐白石搬走后,这里改为齐白石纪念馆。
这样,就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:一是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就成立了,而非成立于身后。二是北京有两处齐白石故居,一处在西城,即跨车胡同13号院,另一处在东城,即雨儿胡同13号院。西城故居标牌上写的是“齐白石故居”,而东城故居门额上写的是“齐白石旧居纪念馆”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一度被撤消,改为北京画院。2011年,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经过修缮,重新对公众开放。院中一角 摄影:岳强
庭院内南、北、东、西各有房屋三间,房屋之间有转角廊相连。门廊与庭院之间的拐角处,一盆石景,两株绿荷,加上旁边的翠竹和灰色的墙壁,构成了一个疏朗有致的艺术空间,与齐白石先生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刚好契合。齐白石画虾、画萝卜白菜、画小鸡觅食,都是简单寻常的生活场景。他那纯正简洁的水墨语言里,既有人间烟火气息,又有文人画的大境界。一幅画的价值并非取决于题材,而是取决于画家的修养。大俗即大雅,简单脱胎于繁复而胜于繁复。齐白石曾到长江边写生,因美景应接不暇,坐了一天竟未动笔。十年后再画,画面上只剩下一石一鸟,其余都是留白。留白是中国画极高的艺术,不着笔墨,却成就了万千气象。简约到极致,也美到极致。可见,这个角落小景的营造可谓匠心独具。
宽敞的庭院里,散布着几处方桌和环绕方桌的棕色藤椅。也许在当年的盛夏,那是齐白石先生招待客人的地方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,一壶清茶,几许微风,说尽天下兴废事。
北漂京城以卖画为生在成为家喻户晓的国画大师之前,齐白石曾是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。他背井离乡从湖南漂泊到北京时,已经53岁。那时,他还是一个无名之辈。直到57岁,也只有寥寥几位独具慧眼的大师能够评估出他的潜在价值。
齐白石之所以北漂,除了躲避家乡的兵灾匪患外,主要是看中了北京的发展机会,因为那时的京城书画市场非常繁荣,他可以卖画为生。然而,到了京城以后他才知道,对一个口音很浓重的外乡人来说,偌大的北京城并不是一个好玩的地方。“朝则握笔把刀,目不暇给,惟夜不安眠,百感交集。谁使垂暮之年,父母妻子别离,亲戚朋友不得相见?”从这番感叹中,不难看出齐白石对北漂选择的怀疑。人地生疏、举目无亲的他也许后悔了,动摇了,因为初来乍到,他的画风并不被人们认可,以致作品滞销。
命运的转机源于陈师曾的鼎力相助。1922年5月,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上,身为北京画坛领袖的陈师曾极力推荐齐白石,使其绘画作品很快销售一空。从此,齐白石声名鹊起,完成了从画匠到画家的华丽转身。他不无得意地说:“我的卖画生涯,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。”此时的齐白石,也许深切意识到,自己的北漂选择是正确的。

>> 更多相关信息:
在百度中搜索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 在好搜搜索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
在必应搜索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在搜狗搜索雨儿胡同十三号院的虾,是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“模特”
>>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
热点聚焦
推荐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