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> 直销网 > 最新新闻 >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

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

来源: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湃客  日期:2025/3/26 12:43:07 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要收藏

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朝廷拨给粮饷100万两。

崇祯一听,下巴差点掉下来。怎么会要这么多?

吴襄说,百万不多的,除了三万作战的士兵,咱还得替人考虑军属安排,要是算上安置费,这些估计都不够。

那么,吴襄这个“报价”是否存在夸大之嫌呢?

据万历年间宋应昌编著的《经略复国要编》记载,关宁骑兵每月可获得俸禄是1.6两+半石大米,那么,一年就是19.2两+6石大米。

按当时朝廷折价1石大米≈1两银子,养一个兵一年最少要花费25两。所以按三万士兵口粮算,再根据大明晚期通货膨胀的状况,吴襄说的是实话。

可崇祯犯难了。他心里很希望关宁铁骑能回防救自己,但这个价格太高了,他给不起,整个大明也承担不起。

他直言自己没钱,能否看在军人职责与使命的份上,先干活后拿钱。

吴襄摇了摇头。


▲明朝的灭亡在这一刻已经定了。图源:摄图网


时间不等人

作为一代帝王,崇祯居然选择了一个不甚明智的做法,求助大臣。

他对大臣们说,目前,西北有李自成大军,关外有多尔衮的八旗精锐,虎视眈眈。

由于连年征战,大明国库已经没几个钱了,朕甚至都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捐助前线了,你们这次能不能出点钱,请关宁铁骑回防北京?

说实话,这种求援很难奏效。

纵观中国历史,传统礼法强调“君为臣纲”。历来都是大臣唯君主命令是从,极少出现“臣权”高于“君权”的局面。

而崇祯这次主动倒置了本末。

大臣们看到高高在上的皇上现在用如此低姿态、近乎哀求的态度“命令”自己, 大概也感觉王朝没希望了,于是纷纷选择了沉默。

他们以为,京城假若有一天改旗易帜了,自己依旧是臣,谁做皇帝还不都一样!

崇祯终究是做出了抉择,像之前在迁都和调兵中表现出的犹豫,他在思想上折磨了自己一段时间后,才决定封吴三桂为平西伯,让他火速调关宁铁骑进京勤王。

但时间不等人,此时的大明王朝被拖得快断气了。

>> 更多相关信息:
在百度中搜索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 在好搜搜索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
在必应搜索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在搜狗搜索历史上关键一年,影响中国300年
>>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
热点聚焦
推荐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