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久以来,在元、明、清绘画研究领域,文人画牢牢占据着中心地位,是聚光灯下的绝对主角。围绕名家名作展开的叙事方式,也使我们对中国绘画的理解陷入“见木不见林”的境地。然而,在这段跨越数百年的绘画史长河中,藏着诸多值得深入探寻的问题:文人画为何能够成为中国绘画中最有影响的门类?从“书画同源”到“诗、书、画、印”结合,中国画的经典范式如何确立?如何理解文人画、职业绘画、宫廷绘画之间的关系?女性画家与女性题材创作在这一时期展现出怎样的新特征?
在“中国绘画”系列收官之作《中国绘画:元至清》中,巫鸿大胆突破既往绘画史的写作套路,采用朝代史与分层叙事相结合的论述架构,把单个画家纳入整体艺术潮流之中进行讨论。在他笔下,媒材发展、画派分化与地域间的交流互动,都成为重新讲述这一段中国绘画史的关键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