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乡聚中国年”聚焦农业强国建设成就
来源:直销网 日期:2025/3/14 18:13:57 浏览次数:9 我要收藏
“乡聚中国年”聚焦农业强国建设成就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前夕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推出“乡聚中国年”融合传播行动。行动统筹电视、广播、新媒体端多样宣传产品,以“展民俗、话幸福、唱美好、过大年”方式,打造总时长400余小时的新春“三农”题材合家欢盛宴,有力彰显了“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”的精髓要义。
一、立体呈现年度乡村振兴新图景
“乡聚中国年”融合传播行动立足新时代“三农”发展,深入农村一线,统筹各方资源,首次发布《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(2021-2022)》,策划《新春走基层》《17故事会》等“沾泥土”“带露珠”的新春项目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加油。
由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,共同撰写的《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(2021-2022)》,综合年度政策重点、媒体报道、公众关注、专家推荐等多方面因素,遴选出“种子芯片”“数字乡村”等十大乡村振兴关键词;结合有关乡村振兴的宏观数据、综合调查数据、媒体传播数据、经典案例,聚焦年度乡村振兴热点,赢得广泛关注。20集新春系列节目《17故事会》,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、产业帮扶助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等多个维度,通过年轻化表达、一体化编排,给热气腾腾的乡村故事编了个“新春特辑”。在《新春走基层》系列报道中,多路记者深入黑龙江、湖南、四川等地乡村一线,与农民同吃住、同劳动,一起探讨农村抗疫、粮农增收、春耕备播等基层急难愁盼问题,真正将农民当家人,让农民唱主角,呈现的融媒报道鼓舞人心。网友留言:“感谢无数农人的辛勤耕耘,让我们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
二、倾情讲好乡村“土特产”发展故事
“乡聚中国年”立足乡村特色文化、特色产业,策划推出《当艺术遇见乡野》《农家院里过大年》《年货地图》等春节项目,在助力各地“土特产”销售的同时,讲好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致力“土特产”发展的精彩故事。
农耕文明既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,同时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支撑。围绕这一主题推出的《当艺术遇见乡野》节目,邀请中央美院、清华美院等院校的多位艺术家分别前往吉林汪清、内蒙古阿尔山等九地感受中国农耕文明特有美感,并与村民一同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艺术创作。豆荚是四川旌阳的特色农产品,大学教师刘耕田行走在旌阳的稻田里,设计出了“豆荚飞船”,让村民像一颗颗“豆子”一样坐在其中,获得心灵的放松和宁静。艺术家们还对年画、剪纸、刺绣等作品进行再创作,并将作品应用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,为农民销售“土特产”提供助力。
《年货地图》联动甘肃、安徽、湖北等总台地方总站和地方广播电视台,在“年货推荐官”的带领下,连续九天深入各地乡村集市,品尝地方美食、制作特色年货、了解当地年俗,深入展现各地乡村振兴成果。相关短视频产品获得贵州三农频道、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等官方账号关注推介。网友留言:“《年货地图》中的美食十分丰盛,地域特色鲜明,很有年味儿。”
《农家院里过大年》以“联欢互动+连线外拍”的方式共话佳节,选取辽宁辽阳、湖南古丈等颇具特色的农家院或外景地作实景,摆上各色传统美食,以味道标记农耕文化,用声音唤起儿时记忆。“包有硬币的饺子、造型各异的花馍、滋滋冒油的年糕”,这些特产不仅是传承千百年的饮食习俗,更饱含了人们对新年的真挚祝福。